減重專家教你告別壓力肥 彈性瘦身維持體態
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險因子,不過,現在隨著每天緊張繁忙的生活,要兼顧工作、家庭,各種壓力常造成身體與心理不平衡,這時往往都用「吃」來面對。值得一提的是,想要持續維持健康窈窕的體態,不用再辛苦減肥也能辦到,只要在專業醫生的指示下配合減重藥物瘦身,就能擁有理想的體重與健康狀態。如何告別壓力肥?怎麼做才能控制嘴饞慾望並維持住體態?合法的減肥藥物有哪些呢?一起來看看楊氏羅丹診所雷永兆醫師和楊名錦醫師的專業分享!
合併用藥 逆轉壓力肥與嘴饞
楊氏羅丹診所雷永兆醫師指出,只要心中有堅定的減重意願,同時生活與飲食習慣一起改善,例如養成每天量體重的習慣,將每日體重變化控制在0.5公斤以內,再配合藥物,最後一定可以順利瘦下來;但若是求速效,只想要一個月就瘦10公斤,瘦身成功後,反而較容易復胖,因為藥物只是暫時協助減重使用,不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。
雷永兆醫師分享在她的診間有兩種類型的患者很常見,第一種是特定食物成癮,偏愛高油高甜、精緻澱粉類食物。針對這種飲食習慣的患者,除了藉由飲食控制,盡量挑選原型食物外,適當時輔助「癮控」藥物緩解,逐步減少進食量。
第二種情況是特定時間飲食,例如工作壓力甚大,辦公室抽屜堆滿小零食想吃就吃;每到宵夜時間就控制不住想吃東西,但吃完又忍不住後悔。其實這就是心裡餓又稱心因性肥胖、壓力肥。
針對特定時間飲食的患者,亦可善用口服藥彈性時間服用的特性,例如有一個個案習慣夜跑,但運動後會控制不住進食慾望,此時就會建議於運動前一到兩個小時用藥,才不會白跑一趟。
此外她也特別提醒,目前台灣經過主管機關核准的減肥藥物僅有3種,其他具減重效果的藥物應更謹慎使用。
最佳治療方案 口服與針劑提升減重效率
成功個案眾多的楊氏羅丹診所楊名錦醫師分享,透過問診矯正飲食習慣,協助民眾建立健康飲食與運動習慣。同時提醒,患者在選擇治療方案時,應評估自身需求與如實告知健康狀況,切勿指定用藥。但面對藥物的使用方式,目前不是口服就是打針。口服藥物對恐針、不願或不方便注射、追求隱私與非侵入治療的患者尤為適合。
她舉例一位40歲空服員因產後肥胖,在重返職場壓力下就醫。專業評估後制定全方位減重計劃,並使用針劑搭配口服藥持續治療,顯著降低夜間進食慾望,加速減重進程。短短五個月內,體重86公斤降至64公斤,合併療法下達到26%的體重下降,順利回到工作崗位。